供應鏈變革的風險與機會

整合產業、服務產業、發展產業

供應鏈變革的風險與機會

2020-06-24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

2020-06-24 00:11經濟日報 社論

全球供應鏈的調整與重塑,最近儼然成為企業的顯學。調整過程中,機會與風險並存,但任何變革對既得利益者的衝擊都最大,而台灣正是供應鏈的既得利益者。

自30年前開始打底的全球供應鏈,在1995年世貿組織(WTO)成立後全速發展,逐漸成熟,成為包含台灣在內亞太國家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。事實上,台灣早已是許多分析認定的最大受益者,連帶的也改變了我國的產業結構。1980年代末期,我國出口有超過四成是最終產品,但自2010年開始下降到只剩9%,取而代之的則是接近九成的零組件等中間產品,反映出25年來台灣已經成功轉化,隱身成為供應鏈中的重要成員。

從十年前開始,全球供應鏈其實就開始面對了轉型壓力。從2008年金融海嘯、日本311大地震到南海衝突,以及中國「紅色供應鏈」的崛起,加上能降低成本的智慧生產科技應用發展迅速,持續增加全球供應鏈變革的不穩定因素及壓力。

不過若相較於美中貿易戰、科技對抗及新冠疫情三大加速器,前面十年的壓力只能算是供應鏈變革的醞釀期。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,一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,生產多數已經外包,一個是美國及世界代工廠,供應鏈變革忽然被迫按下快轉按鍵,出現戲劇化加速效果。2019年時,美國自中國進口值巨幅減少16%,一年內從最大進口來源滑落到第三名,被加拿大及墨西哥取代。大家都知道台灣有轉單效應加持,對美出口增長19%,不過越南更誇張,對美出口成長高達36%,歐洲的出海口荷蘭也大增22%。

台商大舉回流固然令人興奮,卻也有隱憂。中國對美出口減少16%,意味著原本在中國的美國供應鏈,等於一夕之間被破壞斷鏈,而且可預見的未來都很難接回去。供應鏈的利害關係不是以國家做衡量單位,因而A國的損失可能也是B國要擔心的問題。於是台灣對美出口成長固然顯著,但對中國出口卻持續疲軟(2019年成長率為負4.2%),而且斷鏈如何連上新網絡,變數重重。

新冠肺炎疫情,更加重創全球供應鏈結構。第一個衝擊來自企業。防疫措施阻斷了病毒,同時也阻斷了供應鏈,迫使仰賴供應鏈的企業,開始認真尋找避免未來再斷鏈的調整方案。第二個衝擊來自政府。從美國到歐洲,各國都在檢討哪些產品不能再外包生產,不能再仰賴進口。

接下來幾年,我們將會看到許多領域的供應鏈出現切割分散,或是連根拔起返鄉落地的新常態。這個過程也有利有衝擊,例如分散供應鏈,對現有供應商其實是一種威脅,因為下單客戶的分散策略,可能包含導入新的供應來源,以及分割現有供應規模。對台商的挑戰亦來自於當美歐政府誘使(或強迫)收回外包時,能否維持供應地位,或是必須到美歐這些陌生的市場投資生產,都是變數。

最後是美中科技對抗。5月美國新禁令,可能意味著台積電無法再接華為的訂單,同時還要到美國設廠生產,被迫「選邊」似乎已是必然。短時間內,台積電或許可以從其他客戶身上補足訂單金額,但這種趨勢對任何代工業者而言都是不樂見的發展,因為代工生產的關鍵,正在於透過不從事下游市場競爭,來促使客戶願意將供應鏈外包。但是長期而言,美中科技對抗將會加速中國「去美化」,發展垂直整合的「中國隊」供應鏈,減少外包給被迫選邊的台廠。同理,美商也可能減少被迫選中國隊的台商。簡言之,科技對抗不利於供應鏈中的生產外包區塊,但這卻是多數台廠的定位所在。

面對這些供應鏈變局,政府及企業都需要瞭解台灣的風險其實遠高於他國,更需要提高警覺,以最嚴肅的態度面對因應。

選單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