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計師看時事/優化ESG治理 打贏供應鏈國際賽

整合產業、服務產業、發展產業

會計師看時事/優化ESG治理 打贏供應鏈國際賽

2021-6-11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

2021-06-11 00:12經濟日報 陸孝立(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)

自全球供應鏈受疫情重創,產業特定生產基地供給中斷,不僅損害區域發展,也連帶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,這場突如其來的災變,使「供應鏈韌性」再次成為國際企業永續發展的首要課題。除了透過建置多元生產基地、雙源採購(Dual-sourcing)等備援手段強化危機應變外,企業也在傳統QCDS管理標準上,進一步加入環境、社會、治理(ESG)的績效要求,藉此檢視供應商體質,以確保其有足夠的韌性來因應未知風險的挑戰。

以「環境面」舉例,為減緩氣候變遷,去碳(Decarbonization)成為全球共識,Apple宣示2030年達成供應鏈碳中和、Nike提出2025年全球營運設施100%使用再生能源和2030年供應鏈碳排減少30%。視線回到台灣,台達電等大廠也紛紛作出供應鏈減碳承諾,台積電要求其供應商2030年前必須節能20%,並列入採購評選指標,為市場投下震撼彈;在「社會面」企業也從過去「捐款做公益」,昇華為發揮核心能力,與地方社區共生共榮的長期發展思維;「治理面」的國際趨勢,則是透過強化組織及管理機制在永續議題的表現與溝通,回應各方利害關係人期待。

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環,對ESG發展更是責無旁貸且刻不容緩,企業可採取下列步驟逐步優化ESG表現:

一、盤點外部需求:清楚掌握客戶、投資人及主管機關對ESG的期待,如營運地、配銷所在地的法規盤點。

二、擬定藍圖與策略行動:結合營運目標,開展企業ESG短中長期發展藍圖,具體制定各層級策略與行動,並將ESG績效整合至營運KPI。

三、供應鏈ESG落實:將ESG目標擴展到下級供應鏈作通盤規劃,如將供應商ESG績效納入採購機制。

四、實踐永續價值鏈:自源頭將永續理念融入產品設計,往終端延伸至物流、倉儲、通路碳管理,發展循環經濟模式。

勤業眾信永續發展諮詢團隊也建議,企業在精進ESG過程中加強關注以下要點,有利於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及管理綜效:

一、數據治理:數據化、透明度與即時性,為企業立足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的ESG核心競爭力。

二、法遵合規:各營運地和營業項目適用之勞動及環境法規可能略有不同,定期盤查、追蹤執行成效,以避免疏漏及損失。

三、新興風險監控:辨識新興風險並納入既有評估架構中進行管理,藉以發展競爭優勢。

四、供應商評量:設定供應商ESG評估面向、頻率和深度,提高能見度方能加以管理。

五、認知提升:協助員工、供應商提升ESG的認知及成熟度,讓內外部夥伴了解如何在自己的位置發揮ESG影響力,共同提升供應鏈韌性。

各大國際品牌將ESG的壓力延展到供應商身上已是可見的未來,對企業來說,短期可能會反映出強度不等的財務衝擊,但以長遠的眼光來看,這個趨勢驅動了企業轉型、產業升級的契機,同時也意味著全新的「選商價值觀」將打開進入品牌供應鏈的綠色大門。

無論規模大小,企業皆應化被動為主動並即刻付諸行動,以求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起跑線中站穩腳步後,全力衝刺爭取賽局的勝券!

選單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