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货来台「洗产地」趋缓今年来仅十余件违规

整合产业、服务产业、发展产业

陆货来台「洗产地」趋缓今年来仅十余件违规

2020-07-15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
中国大陆货品违规来台「洗产地」状况趋缓,今年以来仅十余件。 (经济日报系资料库)
中国大陆货品违规来台「洗产地」状况趋缓,今年以来仅十余件。 (经济日报系资料库)

2020-07-15 00:18经济日报记者翁至威/台北报导
 
财政部关务署昨(14)日表示,今年以来中国大陆货品违规来台「洗产地」状况趋缓,一方面可能是疫情导致国际贸易降温,一方面也因美方相当关注此事,台湾海关查缉相当彻底,避免不肖厂商违规转运。根据统计,自2018年7月至今累计查获陆货洗产地案件共120余件,今年来仅十余件。

美中贸易战自2018年开打以来,美中之间频打关税战,为了避免大陆产制货品(MIC)绕道来台洗产地洗成台湾制造(MIT),关务署紧盯MIC货品来台转运情形,是否有原产地标示不符等情形。
关务署副署长彭英伟表示,海关针对大陆来台转运货物加强查缉,自2018年7月统计以来累计至今,合计查获并开罚120余件,其中以输往美国为最大宗,约50余件,主要是受到美中关税战影响;另外由于欧盟对大陆的自行车等货品课征反倾销税,企图来台转运输往欧盟的陆货也不少。
 
不过今年受到疫情影响,国际贸易明显降温,再加上美方压力,海关紧盯陆货来台转运情形,此外经济部也修法加重洗产地罚则,罚锾上限从新台币3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,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,今年上半年查获并开罚案件仅十余件,明显趋缓。
 
至于查获的违规转运货品样态非常多元,包括自行车、塑胶薄膜、静电标签等都有。
 
彭英伟也表示,近日财政部预告修正自由贸易港区货物通关管理办法,将「遵守产地标示规范」明确纳入自主管理项目,防杜不肖厂商利用自由港区违规转运货物,六港一空的自由港区共117家业者将是规范范围。
 
彭英伟指出,其实在修改通关管理办法之前,海关针对自由港区也会查缉是否有违规转运情形,不过之前由于没有明确入法,较容易产生争议,因此透过此次修正让法规明确化。
 
关务署表示,为维护MIT信誉及台湾产业贸易利益,提醒业者务必遵守相关规定,并在出口报关前审慎检视产品是否符合实质转型要件,并诚实申报,以免挨罚。

选单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