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切检讨能源转型政策

整合产业、服务产业、发展产业

痛切检讨能源转型政策

2021-5-21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
台湾近日一周发生两次大停电引发民怨。经济日报资料照片
台湾近日一周发生两次大停电引发民怨。经济日报资料照片

2021-05-21 04:21经济日报社论
 
台电5月13日因兴达电厂两个机组跳脱,造成部分地区停电,从蔡总统、苏院长、经济部长王美花到台电董事长都再三强调「不是缺电」,而是电网问题及员工疏失造成;未料17日兴达电厂再度出包,换成1号机组先故障,加上用电需求持续攀升,水力发电又无法发挥,为维持电力供需平衡,又紧急启动限电停电,这次文武百官除了道歉之外,都不再否认缺电,台电解释是机组岁修无法归队,用电创新高,导致供电不足,终于承认「缺电」。

短短五天内两次大停电,又是新冠肺炎社区感染多点爆发累积到上千例之际,不只造成恐慌引发民怨,更让国人对政府的能源转型政策和电力供给稳定不缺的承诺,失去信心和信任。尤其最酷热的6、7、8月还没来到,疫情又尚无缓歇的迹象,国人都非常担心最近的未来随时都有可能因跳电、缺电引发更多的限电、停电事件。
 
回推513跳电当时的情景,台电的尖峰备转容量率是超过10%的绿灯(亦即高达365万瓩),但兴达电厂先跳机的2、4号机组才105万瓩,竟会导致兴达其他机组及全台部分机组陆续跳机,显然实际的备转容量率比台电显示的要低得多,再扣除天黑后遽减的太阳光电300万瓩(占备转容量率8.2%),傍晚实剩的备转容量率不到2%,也难怪台电近日不断下修备转容量率至低于7%,左支右绌根本不足以维持稳定供电。再和五年前的815大停电相比,缺电和供电不稳的问题更为严重。 17日停电因素还包括水力发电无法补位,又凸显缺水及缺电恶性循环的连串问题。
 
513和517的停电,也印证了前经济部长杜紫军于2014年的警告:「在核四封存与火力发电厂陆续除役的状况下,2021年台湾发电备用容量率估计将仅剩5.4%,恐面临分区限电」,竟然是不幸言中。
 
讽刺的是,经济部长王美花解释517停电的主要原因,包括气候变迁使气温变得异常高,导致用电大幅提升,加上台湾景气好,许多制造业24小时生产,带动工业用电大幅增加,反而凸显经济部本身对于电力需求的推估错得离谱,更打脸了前经济部长、现任行政院副院长沈荣津在前年8月所说的「即使纳入半导体2.6兆元投资、台商回流、车辆电动化、经济成长等用电需求,预估2030年备用容量率可超过15%,备转容量率超过10%,不会缺电还会稳定供电」的保证,还让跳票的时间提前。
 
经济部统计显示,2020年就因为水情不佳、光电与离岸风电发展不如预期,导致再生能源发电量和占比不增反减,从2019年的152亿度(5.6%),降至2020年的151亿度(5.4%),离岸风电又传出欧盟代表指责国产化要求「不切实际和过度官僚」,违背WTO及国际规则,势必影响进度,可能难以实现2025年绿电20 %的目标。此外,太阳光电到了晚上供电完全归零,一时也难以支应夜间尖峰的挑战,连夜间都有停电的可能;而大潭电厂8、9号机陷入环保生态争议,能否在2023年供电仍有变数,供电量短期内难以成长。
 
另一方面,电力需求在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之下,台湾是少数成长的国家(增加2%),且电价已连续三年冻涨,不但难以反映成本,更会造成用电量继续成长。目前停课和在家工作的宅经济,也会造成民生用电飙升,而酷热的暑假还没到来,如果疫情不能缓歇,用电需求只会有增无减。
 
换言之,在疫情恶化和温度升高之际,电力供不应求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,稍有差池,极可能发生跳电、缺电、限电、停电;蔡总统3月宣称「台湾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,展绿、增气、减煤、非核四大目标,不仅追求电源稳定,也希望发电配比符合国际趋势」,显然已经遭遇严厉挑战,还能不痛切检讨能源转型政策吗?

选单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