憲生說法/進步的象徵

整合產業、服務產業、發展產業

憲生說法/進步的象徵

2022-07-13 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

2022/07/12 23:06:10
經濟日報 邢憲生(資深企管顧問)

「你知道嗎?這年頭如果不向年輕人看齊,以他們的想法為依歸,並且隨時學習最新科技的使用,就跟不上時代潮流,終究要變成被人看不起的LKK!」在某次聚會,一位科技大老級的友人表示,「記得之前一位世界級電商創辦人曾說過,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舞台,他們沒有包袱,可以用最先進的思維,發展出最新、最炫的方法來改變這個世界。如果年紀大的人還在組織高位上賴著不走,妨礙了公司的進步與發展,那就是罪人了。」

「可是,推陳出新的東西難道一定都是好的?譬如最先進的虛擬貨幣,現在只是資金炒家的新玩具,而原本方便的無人機也成了戰場新武器。」這時有人唱了反調,「況且,我們又如何確定年輕人想的與做的就一定是好的進步?如果成天只是上網聊天、傳簡訊或玩手遊,無法用深度思考來判斷資訊的真偽,至少我認為不會是進步的象徵!」

聚會的氣氛,儘管因為參與者觀點及立場不同而略顯緊繃,不過火花四射的辯論,而非官大學問大的一言堂式討論過程,倒是一個滿進步的象徵。

事實上,大家在分享中點出了幾個關鍵;進步的定義是什麼?科技、年輕真的就是進步?年紀大就一定不年輕?

一提到科技,我們直覺認為,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、進步的象徵,但依照本質來看,其實任何的科技都只是一種工具,一個滿足當下人性需求的特殊手段而已。譬如,為了節省個人的時間與精力,滿足「懶」這個人類共通的需求,各式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,能隨時交換資訊的傳輸設備及網路、能省去繁雜處理過程的速食及宅配…都陸續被發展出來。

只是,令人想不透的是,雖然生活中使用這些科技後,某些任務上花的時間似乎省了不少,感覺上,每個人可自由運用的整體時間及精力並沒有增加。大家還是因為揮之不去的各種外務而忙得不可開交,每天都因忙碌的行程而精疲力竭!

就好比因疫情蔓延及使用上的方便,最近大家在開會及彼此聯絡上,都儘量使用網路視訊及社交軟體來進行。只是,我們的互動品質有因為這種方式而變得更好嗎?也許因為缺乏直接的接觸,因誤會而產生的疏離、爭執、漠然、傷害,甚至離職的機率都因此而增加了?

科技是否讓我們的生活有所進步,是奠基於量子力學或心理學中所強調的:「意識決定客觀存在」的說法——是我們使用者的意圖、心態與感受(或是人心) ,才真正決定科技創造的結果是屬於進步,還是破壞。難怪當眾人強調科技使終來自人性時,卻故意不提人性到底是光明還是黑暗!

同樣的道理也可用來檢視之前科技大老提的另一個想法,年輕是否就代表著進步?

由於年紀輕的人外部包袱較少,學習的動力較高,可以快速因應環境的變化,做出適當的調整,因此在理論上應該是進步的象徵。

可是,如果因為在唯我獨尊的個人意識下,我們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與錯誤,無法透過虛心地學習找尋正確的答案,反而毫無忌憚地一意孤行,甚至為了一己之私而傷害他人,那麼即使我們年紀是輕的,所做所為也恐怕稱不上進步。

這也代表著,是我們的意識、認知、態度與想法才決定了個人是否進步,絕非客觀年紀的大小來單獨決定的。

對於我們的所做所為與否是進步的,其實因每個人的主觀看法不同而被會被個別的定義,沒有標準可言。

不過有人曾提出「make world better, make people better」的想法,倒是可以成為許多指標中的一個判斷基石。

至於我們是否年輕,則可從美國詩人Samuel Ullman的詩「Youth」內容中 「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; it is a state of mind …」得到啟發。畢竟,不再學習的衰老心態和年紀無關,卻會是我們進步道路上的阻礙。

選單

熱門推薦